东方军队击败西方,要靠人数优势?奥斯曼帝国早期会战兵力考证

作者|冷研作者团队-苏埃托尼乌斯字数:4427,阅读时间:约12分钟编者按:自14世纪奥斯曼在巴尔干的一系列征服起,土耳其人的威胁越来越多地被欧洲人关注,在当时的记载中,奥斯曼仿佛有着压倒性的兵力优势,总是对欧洲人以多打少,但至今对奥斯曼早期乃至古典时代的实际会战兵力所知甚少,本文试图通过当代研究资料,聚焦几场著名的战役来揭示当时奥斯曼兵力的一隅。要讨论奥斯曼早期的战役,1402年的安卡拉之战似乎是个绕不开的话题,此役“闪电”巴耶济德被“跛豪”帖木儿彻底击溃,连带奥斯曼帝国也陷入了长期的内战。抛开编年史中那些数十万乃至百万的数字不谈,目前对双方兵力最常见的说法为巴耶济德8·5万人对抗帖木儿14万,这一说法采自20世纪土耳其官方出版的《土耳其军队史》(TÜRK SİLÂHLI KUVVETLERİ TARİHİ OSMANLI DEVRİ),但如今来看,该系列在相当多的战役中依旧高估了参战兵力。▲巴耶济德如若想要正确估算巴耶济德投入的兵力,我们不妨参考此前的第一次科索沃战役(1389)以及时间更近的尼科波利斯战役(1396)的情况。正如基督教史料时常夸大的敌军的兵力一样,奥斯曼史料也有同样的问题。在奥斯曼人的记载中基督教联军的兵力有10万、20万(10万步10万骑)乃至50万(其中30万全副武装的骑兵),称“奥斯曼兵力只有这支被诅咒的异教徒大军的四分之一”“跟异教徒的数量相比,穆斯林就像黑牛身上的一个白点。”▲奥斯曼的装备而当代可靠的研究认为,第一次科索沃战役中塞尔维亚联军约为1·6万——2万,穆拉德一世则是2·6万—3万,毫无疑问奥斯曼人拥有兵力优势,穆拉德的这支军队也被视为是奥斯曼兵力的总动员。奥斯曼编年史中对敌人数量的夸大的记录是为了夸耀己方战果(例如杀了30万敌军),但似乎也能说明不到2万人的基督教联军对当时的奥斯曼而言已是一支非常庞大的力量了。尼科波利斯战役的参战兵力记载也同样混乱,亲历此战的约翰·希尔特伯格记录十字军兵力为17000人,这个数字比较可靠,一些现代学者认为十字军参战人数在7500到19000之间,而笔者比较倾向15000人,即匈牙利1万人,瓦拉几亚骑兵3000人,欧洲骑士2000人。但是约翰·希尔特伯格认为巴耶济德的军队有多达20万人,这个数字显然是不可能的。实际上其他材料记载的巴耶济德兵力的情况也好不到哪去,15世纪的奥斯曼编年史中认为苏丹指挥着6万人对抗13万十字军,这显然没办法当做参考。对14世纪晚期奥斯曼军事组织成员(如阿金吉、西帕希、卡皮库鲁)数量的研究认为,巴耶济德或许出动了15000—20000人来对抗十字军,而大卫·尼波尔认为“传统的土耳其消息来源称奥斯曼军队的人数为10000人,但如果算上他们的巴尔干附庸国,他们的人数可能约为15000 人。”因此,十字军与奥斯曼在参战兵力上是非常接近的。现在我们可以看到,在安卡拉之前的两次战役中奥斯曼出动的兵力都不大于3万人,即使采用匿名土耳其信源的记录,1389年的奥斯曼军队也不过4万人,这还是当时奥斯曼人总动员的结果。即使在后来的瓦尔纳和第二次科索沃战役中,奥斯曼军队也仅仅4万人,因此无论如何巴耶济德都不可能动员8·5万人。同样的,巴耶济德敢于与帖木儿会战双方的兵力显然不至于有数倍的差距,那么13万人显然也是注水数据,而根据17世纪西班牙大使转引的波斯史料,在波斯人那里帖木儿是6万具装骑兵对抗30万奥斯曼—基督教联军。▲安卡拉之战当然如今的一些土耳其学者已经开始拨乱反正,下面笔者将转引《Osmanlı İmparatorluğu'nun Kuruluş ve Yükseliş Tarihi (1300-1600)》一书中的推断:“双方于 1402 年 7 月 28 日在安卡拉附近的Çubuk平原相遇。巴耶济德率领大军前来,但他到达战场的速度非常快,而且由于季节炎热,他的士兵又累又渴。他没有机会让疲惫的士兵休息,就投入了战斗。奥斯曼帝国军队的兵力少于帖木儿,但帖木儿的军队并不像资料中记载的那样庞大。考虑到帖木儿的军事行动区域,其部队人数乐观估计约为3-4万人。而奥斯曼帝国的军队最多只有25000人左右。”这里认为巴耶济德最多只能动员25000人,显然与第一次科索沃以及尼科波利斯的情况更匹配。▲被囚禁的巴耶济德聊完安卡拉,接下将目光转向1513年的查尔迪兰之战,据悉塞利姆指挥的奥斯曼军队采用了新式战术战胜了伊斯玛仪指挥的萨法维骑兵,一战粉碎了后者的自信,并确立了奥斯曼对萨法维的优势,但这场战役的兵力谜题丝毫不逊色于安卡拉之战。保罗·乔维奥称塞利姆动员了20万大军西征,亲历此战的梅纳维诺将这一数字夸张到30万人,而伊斯玛仪的兵力在2—9万之间,当然最为常见的说法是塞利姆10万对抗萨法维4万人。▲塞利姆现今的一些推断中认为或许伊斯玛仪的兵力更多一些:“经过为期四个月的艰苦跋涉,奥斯曼军队有40000至50000 人,按照惯常的战斗队形在查尔迪兰平原上摆开阵势······伊朗军队完全由约50000-60000名重甲骑兵组成”。然而这种估算同样有问题,因为考虑到伊斯玛仪早期的战役,他似乎并不能动员出如此庞大的兵力,伊斯玛仪第一次远征希尔万时仅有7000人,1503年在哈马丹作战的萨法维军队也仅12000人,1533年塔赫马斯普一世由于未能争取到土库曼部落的帮助,仅动员了17000人。可投送兵力的增长出现在16世纪末,1578年在对抗奥斯曼的战争中,波斯人能在前线派遣2—4万人,而这一数据在阿巴斯一世时期增长至4—6万人。因此,伊斯玛仪哪怕争取到土库曼部落的帮助,动员6万人似乎也是个异常高的数字,一些同时代的资料导向的更低的可能。1516年7月奥斯曼帝国的一份报告根据一位转投奥斯曼的前萨法维指挥称“估计伊斯玛仪的有效兵力约为18350人,并指出在查尔迪兰,伊斯玛仪还增加了2000名卫兵”。巴尔赫、赫拉特和卡因的萨法维总督的部队据说在 1514 年缺席,原因是他们必须守卫东北边境,抵御乌兹别克人的进攻"。这表明在查尔迪兰的萨法维军队的兵力可能接近2万人而不是4万人。▲查尔迪兰之战塞利姆的情况也值得说道,虽然同时代的人认为耶尼切里的人数在12000—20000人之间,但最近发现的一份点名册在战前只列出了10065名耶尼切里,而苏丹的卡皮库鲁部队总人数为16332人。12 年后的 1526 年,苏莱曼在对匈牙利人的战争中动员的行省骑兵约有45000 人,莫哈赤的总兵力不过6万人。鉴于查尔迪兰时期奥斯曼的领土和人口较少,塞利姆的提马尔骑兵部队的人数不太可能超过他们。而在此后,5—6万人已经是正常大规模远征的上限,在苏丹亲征的情况下则为8万人。▲耶尼切里1516年的梅尔西达比克战役,塞利姆据说指挥着6万奥斯曼军队(其中12000人是苏丹身边的禁卫军,约 40000人是安纳托利亚和鲁梅利亚士兵;据估计,辅助部队有8000—10000人。)对抗4—5万马穆鲁克军队,但这同样被认为是略微夸张的数据。而葡印总督阿方索·德·阿尔伯克基在给葡萄牙国王曼努埃尔的信件中提及了他从一位匿名的波斯军官那里得知的查尔迪兰战役。这位匿名军官称:“奥斯曼军队有3万骑兵和大量步兵,他们首先攻击了大不里士附近的一个山口,以打通通往大不里士的道路。萨法维军队先头部队的指挥官们比奥斯曼军队更早到达这座山,并与他们的部队一起摆开阵势,阻止奥斯曼军队越过这座山。然而,当沙阿伊斯玛仪率领大军主力到达时,他对先头部队不让奥斯曼大军通过山口感到愤怒,命令他的指挥官撤出山口。奥斯曼军队见山口已无人防守,便穿过山口,背靠大山守住了山口。随后,奥斯曼苏丹用大量拴在一起的大炮包围了他的军队,并率领 15000 名火枪手列阵等待伊斯玛仪的进攻。奥斯曼苏丹等待萨法维的进攻,以免冒险攻击伊斯玛仪军队的阵地。伊斯玛仪无法根据奥斯曼帝国军队的位置确定战略,于是率领2万骑兵向奥斯曼帝国军队冲去。”从这位指挥官的描述中奥斯曼可以确定的兵力约为45000人,而伊斯玛仪的兵力仅2万人,伊斯玛仪的兵力似乎与1516年的报告相吻合。▲伊斯玛仪现代学者Feridun Emecen对参加战斗的士兵人数进行了深入研究,得出的结论是双方军队人数约为 40000至60000人,而Gábor ágoston则认为奥斯曼军队约为5—6万人,萨法维军队仅为奥斯曼的一半,也即2·5—3万人。如此,查尔迪兰的双方的兵力问题仍然没有一个公论,但或许可以将塞利姆的动员兵力上限定为5—6万人,但多种史料指向萨法维兵力或许仅为2—3万人,如此一来奥斯曼享有2—3倍的兵力优势。但又指向另一个问题,为何塞利姆在享有巨大兵力优势时选择了蹲坑,而伊斯玛仪则不管不顾的向着奥斯曼阵地主动冲锋,这仅由双方战术和兵种的决定的吗?在本文的最后,笔者选用两段略有的话来做结尾,其一是德尔布吕克的:“只要材料允许,军事史研究最好就从兵力大小入手。兵力大小有着决定性的意义,不仅是相对强弱(或者兵力大的一方因此得胜,或者兵力小的一方凭借勇气和将道而抵消了弱势),绝对数目同样重要”其二是米兰驻法国大使普罗斯佩罗·迪·卡穆利奥针对陶顿战役的评论:“我为要谈论如此众多的人而感到羞愧,他们就像面包师的数字,然而每个人都断言那一天有30万名士兵。”参考文献The Last Muslim Conquest:the ottom an empir e and its wars in europeA military history of the Ottomans : from Osman to Atatu¨rkYAVUZ SULTAN SELİM’İN MISIR SEFERİ VE MISIR’DA OSMANLI İDARESİThe Ottoman Empire’s Most Important Battles: The History and Legacy of the Ottomans’ Biggest Victories and DefeatsThe Battle of Kosovo 1389 and the AlbaniansFrom Nicopolis to Mohács:A History of Ottoman-Hungarian Warfare, 1389–1526VENEDİK VE SAFEVÎ KAYNAKLARINA GÖRE ÇALDIRAN SAVAŞISAFEVÎLER DÖNEMİ İRAN’DA ORDU VE SAVAŞTÜRK SİLÂHLI KUVVETLERİ TARİHİ OSMANLI DEVRİA RECORD OF THE BATTLE OF CHALDIRAN IN PORTUGUESE GOVERNOR AFONSO DE ALBUQUERQUE’S LETTER TO KING MANUEL I本文系冷兵器研究所原创稿件,主编原廓、作者苏埃托尼乌斯,任何媒体未经书面授权不得转载,违者将追究法律责任。部分图片来源网络,如有版权问题,请与我们联系。sxa

声明:个人原创,仅供参考

特别声明:以上内容(如有图片或视频亦包括在内)为自媒体平台“号”用户上传并发布,本平台仅提供信息存储服务。

生活
公牛133-144惨遭老鹰逆转,但公牛老板却高兴坏了,原因如下
下一篇:梦幻西游:一个月刷了32亿经验,别人一个月比我一年刷的都要多了